目前分類:文學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我對《千江有水千江月》的第一印象來自高中數學的排列組合。聽說是得了文學獎,很經典的小說,所以前陣子就借出來看了。我要看之前給自己滿長一段心理建設的,畢竟是民國69年得獎的作品,感覺會讓我看到一些很吐血的東西。實際心得就是嘈點滿滿,不吐槽這本書對不起這個世界。但是也不致於到難看,因為我還可以看得完。也有吸引我的地方,雖然我覺得一大部分是這個故事對我來說真的太莫名其妙了,以致於我很想看到底可以有多荒謬。

 

在閱讀的過程中,我要不斷提醒我自己,這是民國69年得獎的作品,是我母親18歲時,這個社會願意讓他們讀的文學作品。尤其時這是文學獎得獎作品,所以一定符合了某種意識形態。這樣的閱讀其實也滿有意思的,臉書的演算法已經讓我們活在一個高度相似的世界。試著認識一群與你不一樣的人,其實也滿有趣的。

 

以下心得皆嘈點,而且是人很差講話滿酸的心得。喔對,我看了很多書評,說看見早期臺灣的美好。但我真心覺得嘈點太多,我看不到這些美好。(以下有部分劇情露出)

 

嘈點一:這個國家是誰的家

 

背景是民國6070年的臺灣,一開始常常出現「中國人」的論述。對我而言這件事情很難想像,尤其是看到某人的叔叔要「替中國拿下一座諾貝爾獎」時,當然某種層面來說,現在的臺灣還是常常有類似的概念,只不過事情有點不一樣了。現在比較多是,功成名就之後硬被冠上「臺灣之光」,殊不知非常多人都是因為被這個國家的教育體制逼走,在國外獲得重視之後,才被硬扯上關係。尤其當我看到那些只是爸爸媽媽是臺灣人的人,我非常懷疑他們的自我認同到底是不是臺灣人。我想質疑的是,那些莫名其妙給別人冠上這些稱號的人,能不能稍微尊重一下別人的國族認同好嗎?你確定他覺得自己是臺灣人嗎?我滿意外這個年代,居然還有人認為國家的認同來自血緣的。

另外一件有點微妙的事情是,書的一開始出現了非常多「中國人」的論述,但是到中間幾乎不見了,直到小說的最末又出來刷存在感。這是在提醒評審這是一本意識形態正確的小說嗎(笑

文章標籤

舒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  我不是一個很習慣閱讀長篇小說的人,上一次看長篇小說應該是一兩年前看張悅然的《水仙已乘鯉魚去》,是一部非常沉重、又能壓著讀者不斷閱讀的小說,我記得那時因為看得太痛苦,而決定先去睡覺,但是躺在床上又因為太痛苦而翻身下床,熬夜到四點終於呼出最後一口凝重,昏迷般睡去。痛苦,不是因為寫得不好,而是寫得太好,好得讓人無法承認故事中的苦處,僅能自虐般逼迫自己與主角同以殘存的姿態繼續活下去。若說《水仙已乘鯉魚去》是病態與渴愛,那縫身就是連生與分割的慾望同時存在同時矛盾彼此。

  《縫身》大約是滿久之前被我放進待閱讀的書單中,應該是看到聯合文學的推薦。但我現在已經忘記到底是什麼驅使我決定要找時間閱讀這本書。去圖書館借出來的時候,正如同我長期一般的疑惑,到底是縫隙的縫、還是縫紉的縫?我之前都傾向縫隙的縫,直到我真的拿起書本,才發現,啊原來是縫紉的縫啊。

 

文章標籤

舒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  本文將會以三個大主題來討論我的讀書心得,分別是我覺得有趣的地方、疑惑的地方,以及這本書啟發我思考自己正在學義大利文的心情與心得。

 

 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有四個,第一個就是進入當地時的方法,藉由指著一個物問被研究者這是什麼,從聽到發音到了解單字進而成為一個句子。這樣的田野方式真的讓我非常的驚奇。而且這樣的方式還亟需良好的聽力、耐心以及歸納的能力,真的讓我對語言學的田野方法大開眼界,也相當的佩服語言學家。

  而作者的個性雖然很自傲,諸如妻女得瘧疾時仍不相信皮拉哈人的建議,仍堅持吃傷寒的藥。或者是明明知道大雨一直下有很高的機率會沉船,但是不予理會甚至等早上醒來聞到空氣中怪異的氣味,依舊佯裝沒是進行早上的例行事項,直到皮拉哈人出聲提醒他(在這方面我很是訝異作者在生態保育方面的無知,難道他不知道油進入到河水中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嗎?難到他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急需保護生態的亞馬遜河地區嗎?)。但是在嚴肅的和他的老師討論信仰的議題,經過百般思索後,他決定放棄自己過去數十年來的信仰。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震撼的事情,尤其是在美國這種宗教氛圍濃厚的國家、在這種背景下成長的人(並不全然的指基督教相當排外這件事情,而是美國人往往會訝異於你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這件事情)。其實我很希望他可以在這方面詳加描述,但這終究是語言學家在田野地的故事以及語言學家的研究成果發表,並非陳述Daniel Everette個人生命史的自傳。但是這邊涉及一個問題是,他是拿著教會的錢、教徒捐的錢前往皮拉哈部落,到最後他放棄信仰,這樣是否會牽涉到宗教倫理學的問題?很抱歉這邊必須承認我並非宗教問題和倫理學問題的專家,甚至對於這兩者的了解不是很深,但我想表達的是這樣的行為是否背叛了教會?他確實背叛了信仰沒錯──即便我不是基督教徒,我仍這樣覺得──但是除了個人性的信仰之外,他背棄的是俗世的、龐大的、組織的、曾經幫助他的教會。這樣真的沒有關係嗎?他是否受到教會的嚴正抨擊呢?真的讓我很擔心他之後的是否會面對到的一些困境和責難。

文章標籤

舒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  排版排到累了,所以我們花一個小時來談談徐國能吧。其實除了徐國能之外我原先還想談一下飲食文學和林文月、馮傑、蔡珠兒幾位作家的作品,但是這樣題目會太大,一個小時我寫不完。

  這一篇算是參加耕莘舉辦的第十屆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的feedback吧,說真的整個營隊下來我最喜歡林佑軒和朱宥勳的演講,題目分別是中國傳統文學之美(大抵是這樣吧完整的名稱我忘了)以及作家的姿勢守則(是姿勢沒錯談的是作家的生存法則)。至於為什麼不是文學類的演講而是比較批判型的呢?大概是學術的東西念久了會覺得這些東西有趣吧。

  所以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徐國能與中國傳統文化之美,算是他們兩位解答多年來我對徐國能這個人的疑惑後的小感想吧。

文章標籤

舒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  結論:一天看一點慢慢看會覺得很痛苦,一次把它看完會覺得更痛苦。這才叫做小說!

 

  會接觸的《黃禍》的原因是準備C大面試時,看到有一年小論文出了王力雄的《我的西域,你的東土》關於東土耳其斯坦的事情。雖然看完《我的西域,你的東土》之後覺得最精彩的是中共的暴行和整個追逐戰,其他部分對我來說有一點太深或者太乏味,不過真的覺得王力雄寫得很深刻和細微。折耳上有提到《黃禍》,加上我還真的沒看過什麼是政治預言小說就想說借來看看,而且這個名字讓我想起蒙古西征,非常吸引我,看的過程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叫黃禍。

文章標籤

舒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