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《千江有水千江月》的第一印象來自高中數學的排列組合。聽說是得了文學獎,很經典的小說,所以前陣子就借出來看了。我要看之前給自己滿長一段心理建設的,畢竟是民國69年得獎的作品,感覺會讓我看到一些很吐血的東西。實際心得就是嘈點滿滿,不吐槽這本書對不起這個世界。但是也不致於到難看,因為我還可以看得完。也有吸引我的地方,雖然我覺得一大部分是這個故事對我來說真的太莫名其妙了,以致於我很想看到底可以有多荒謬。
在閱讀的過程中,我要不斷提醒我自己,這是民國69年得獎的作品,是我母親18歲時,這個社會願意讓他們讀的文學作品。尤其時這是文學獎得獎作品,所以一定符合了某種意識形態。這樣的閱讀其實也滿有意思的,臉書的演算法已經讓我們活在一個高度相似的世界。試著認識一群與你不一樣的人,其實也滿有趣的。
以下心得皆嘈點,而且是人很差講話滿酸的心得。喔對,我看了很多書評,說看見早期臺灣的美好。但我真心覺得嘈點太多,我看不到這些美好。(以下有部分劇情露出)
嘈點一:這個國家是誰的家
背景是民國60、70年的臺灣,一開始常常出現「中國人」的論述。對我而言這件事情很難想像,尤其是看到某人的叔叔要「替中國拿下一座諾貝爾獎」時,當然某種層面來說,現在的臺灣還是常常有類似的概念,只不過事情有點不一樣了。現在比較多是,功成名就之後硬被冠上「臺灣之光」,殊不知非常多人都是因為被這個國家的教育體制逼走,在國外獲得重視之後,才被硬扯上關係。尤其當我看到那些只是爸爸媽媽是臺灣人的人,我非常懷疑他們的自我認同到底是不是臺灣人。我想質疑的是,那些莫名其妙給別人冠上這些稱號的人,能不能稍微尊重一下別人的國族認同好嗎?你確定他覺得自己是臺灣人嗎?我滿意外這個年代,居然還有人認為國家的認同來自血緣的。
另外一件有點微妙的事情是,書的一開始出現了非常多「中國人」的論述,但是到中間幾乎不見了,直到小說的最末又出來刷存在感。這是在提醒評審這是一本意識形態正確的小說嗎(笑